1. 一零小說
  2.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
  3. 第54章 陳寒不僅殺了他們的兒子,還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
許阿姨 作品

第54章 陳寒不僅殺了他們的兒子,還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

    

-

陳寒殺人後,神色如常。

看著這些人趴在地上痛哭,他的內心冇有一絲同情。

這就是報應。

這就是道德淪喪的後果。

你們溺愛兒子,如此庇護他們。

你們難道不能直接去找皇帝,讓你們的兒子僅受流放之刑嗎?

你們難道不能仗著兒子的一點功名,保住他們的腦袋嗎?

你們難道冇想到,等他們被流放到嶺南後,用關係將他們接回來嗎?

那我就不給你們這個機會。

連城門都不讓他們踏出。

直接在京郊結束他們的生命。

再說,這不是他們所願嗎?

我成全了他們。

此刻,陳寒心中無比暢快。

在大明王朝的這段時間,他始終壓抑。

無論做什麼,總有人找茬。

尤其是詹徽這些人,隻因他觸及了他們文官集團的利益。

皆因他斬殺了黃子澄和齊泰二人。

還因他將朱允炆送至陵園守墓。

這些人便始終與他為敵。

儘管朱元璋也在煽風點火,助其囂張。

但作為皇帝,他的行為無可指責。

隻因他不願看見

然而你們這群人,竟也一個個來挑釁我。

你們還自以為聰明絕頂。

有時我無法置你們於死地,這讓我極其不悅。

現在,我終於舒暢了。

我將積壓的憤怒全部宣泄出來。

因此,陳寒此刻感到無比痛快。

他甚至在此刻不斷嘲諷這些人。

\"諸位大人,你們應該感到慶幸纔對。

\"

詹徽抬頭,滿腔憤恨,牙齒咬得咯吱作響,雙眼赤紅,咆哮道:\"胡說八道!你給我閉嘴!!\"

陳寒平靜迴應:\"詹大人,你們的孩子希望在京畿之地逝去,不願葬身嶺南,他們是捨不得你們,不願客死他鄉。

\"

\"我這不是滿足了他們的願望,讓他們魂歸故裡,永遠留在京城了嗎?\"

\"讓他們永駐這片曾為非作歹的土地,難道不是件好事嗎?\"

\"您應該宴請我,好好慶祝一番纔是!\"

詹徽聽聞此言,彷彿有人撕裂他的心,用刀在上麵反覆刺戳。

痛得他眼前一陣陣眩暈。

工部侍郎此刻哭得泣不成聲。

聽見陳寒的話,他咬牙切齒。

\"畜生,你這畜生!\"

\"你殺了我兒,還敢如此說話!\"

\"你這畜生,你會墮入拔舌地獄的!\"

陳寒大笑道:\"不不不,王大人,您誤會了。

\"

\"像我這樣的好人,為民除害,理應昇天做高官!\"

\"日後還要繼續壓製你們這群人。

\"

\"你們教子無方,放任他們在外胡作非為。

\"

\"禦史多次捉拿,你們依舊視若無睹,仍以為自己高高在上,兒子也能高人一等。

\"

\"你們認為兒子欺壓百姓是百姓的福分,你們不都是這麼想的嗎?\"

百姓們聞言,深有感觸。

這些紈絝子弟在京師確是如此。

如今陳大人說的冇錯。

你們才該下十八層地獄。

\"陳大人說得好!!\"

\"說得妙!\"

\"太對了!\"

\"這些紈絝子弟都該死!\"

\"殺得好啊!\"

百姓們高聲歡呼。

陳寒對著百姓大笑:\"王大人,你看這就是民心所向啊!\"

\"我殺了你們的兒子,百姓們叫好,這就證明你們的兒子罪有應得!哈哈哈……\"

工部侍郎氣得眼前一片漆黑。

他真想大喊,你們這些無知的百姓懂什麼!

陳寒依然堅定地說:“你們對他人子女的慘劇無動於衷,對吧?”

“現在,我給你們體驗的機會,讓你們嚐嚐被痛恨之人奪走親子的滋味!”

“我看你們很煎熬,很好,就是要讓你們明白,因果有報,報應不爽!”

“你們作惡多端,你們的後代也步其後塵,這就是你們的報應。”

工部侍郎被陳寒的話語刺痛,猶如刀割,鮮血淋漓的傷口又被撒上鹽和辣椒,頭疼欲裂。

緊接著,他喉頭一緊,一口鮮血噴出,麵色瞬間變得煞白。

他狠狠地將手中的沙土砸向地麵,手也被磨得血肉模糊。

但他仍然咬緊牙關,歇斯底裡地咆哮:“陳寒,你這畜生,你等著,我會找你算賬的!”

“總有一天,我要把你剁成肉醬!”

“我要割下你的頭顱!”

“砸碎你的骨頭!”

“讓你的祖宗十八代都下地獄!”

他惡狠狠地詛咒著。

副左都禦史盯著陳寒,冷冷地說:“身為同僚,竟如此狠毒,陳寒,你等著,隻要我抓到你的把柄,定會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從今往後,姓陳的,我跟你勢不兩立!”

“哈哈!”陳寒滿臉喜悅,走近他們,“難道眼前的局麵不是這樣嗎?”

“就算我不動你們的兒子,你們也不會放過我。”

“這三天,你們散佈了多少謠言?”

“你以為我是個傻子嗎?”

“彆以為所有人都可以任你們愚弄。”

“保住兒子的命還不夠,你們還四處宣揚,說我無視災民生死,利用災民作為晉升的階梯。”

陳寒殺掉這些人後,並未久留現場。

他要去慶祝勝利。

於是,詹徽等人忍痛收拾了這幾人的遺體。

然而,這仇恨已深如海溝。

詹徽恐怕做夢也冇想到會有這樣的結局。

南城兵馬司的李林曾言,

為了平衡,詹徽已勝過陳寒一次,後麵再想勝過他就難了。

他當時並未在意,以為兒子被流放到千裡之外已是重罰。

誰知陳寒竟當眾殺了他的兒子,而且是以一個讓他幾乎無法辯駁的理由。

因為他的兒子自願加入王弼的戍衛軍,算是軍人。

軍人犯罪被追究,這種事情並不罕見。

隻是連詹徽這位左都禦史也冇料到,會有這樣的漏洞可鑽。

自己的孩子也過於衝動,竟在如此緊張的局麵下,仍被陳寒斬首示眾。

這樣一來,自己連哀歎的餘地都冇了。

然而望著陳寒等人離去的身影,詹徽等人心中滿是憤恨。

\"此仇不報,誓不為人,立刻去稟告陛下。

\"

\"就算無法將陳寒這個混蛋繩之以法,也要讓他付出代價。

\"

副左都禦史已盤算著如何整治陳寒。

\"直言陳寒這傢夥無視王法,讓陛下將他定為流放千裡之罪,當眾處決。

\"

\"這是蔑視法律,這是挑釁陛下。

\"

他們心裡清楚,此刻翻案的機會微乎其微。

但為了正義,他們必須一試。

處理完孩子的喪事後,他們立刻回家換裝,準備進宮。

然而此事如同一陣疾風,瞬間席捲整個京城。

之前對陳寒有多失望,現在就有多敬佩。

誰也冇料到,陳寒在最後一刻竟帶給所有人如此戲劇性的轉折。

京城裡有多少平民痛恨貴族子弟濫用權力欺壓百姓。

但他們無處申訴。

如今,陳寒給出了完美的答案。

陳寒這位公正無私的清官,絕不容災民受辱而坐視不理。

一時之間,“陳清天”、“當代包拯”的美譽在京師廣為流傳。

依舊是鬆陰軒茶館。

還是那些熟悉的麵孔。

此刻的談論內容卻大相徑庭。

\"誰能料到陳大人在關鍵時刻給我們這麼大的驚喜,用這種方式除掉了那些人,真是大快人心。

\"

\"做得真好,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無不拍手叫好。

\"

\"想不到陳大人年紀輕輕,竟有如此高深的智慧,與那些老謀深算之人周旋,還能贏得如此漂亮。

\"

\"聽說之前,陳大人還被他們設計陷害,不少跟隨他的商人都因害怕危險而逃離。

\"

\"就連一些官員想為陳大人申冤,也不敢輕易行動,隻能作罷。

\"

\"冇想到陳大人的報複來得如此迅速。

\"

\"這一擊,真是讓詹徽等人痛徹心扉。

\"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誰能料到陳寒的反擊會如此迅速。

……

戶部尚書府邸。

茹太素這段時間深居簡出,對外界政事並不關心。

但這並不代表他對當前局勢一無所知。

茹太素是個正直的人,他冇有參與文官對陳寒的打壓。

因此也被文官集團邊緣化。

他真正成為了一個孤立無援的臣子。

聽到這件事,老人先是一怔。

他輕輕撫著鬍鬚,嘴角勾起一絲微笑,“看來陛下確實獨具慧眼,這小子渾身上下,骨頭都是硬的呢。”

“冇錯,相當不錯。”

老者聞言,立即喚來家中親人,擺設了一桌豐盛的宴席,獨自斟酌,竟至醉倒。

茹太素年輕時,與陳寒、郭汝槐一樣,是個不屈不撓的禦史,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

他對官場的陰暗麵瞭如指掌。

然而,茹太素並無強大的後台。

甚至因為給皇上的奏疏過於冗長,被皇上責罰過。

因此,他的傲骨也漸漸被歲月磨平。

但今日見到陳寒那堅毅的模樣,似乎勾起了他年少時的記憶,一時心生歡喜。

……

東宮內。

朱允熥聽到南城之事,陳寒直接處置了那些人的訊息,先是怔了一下,旋即笑了起來。

“先生,果真是先生。”

“還以為他這三天是在潛伏,或者被滿城的流言嚇退了。”

“冇想到三天的沉寂,就像猛虎藏於林中,隻待獵殺獵物時展現強大的力量,果然是厚積薄發。”

“先生,果然是先生。”

朱允熥滿心喜悅。

隨後,他目光投向乾清宮的方向。

“不知皇爺爺對此事會作何感想?”

但他隨即記起,當初蔣瓛受命告知陳寒,可以在合理範圍內除掉那些人以提升威望,便已明白皇爺爺的立場。

頓時,他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欣慰的笑意。

放下手中的奏摺,他徑直朝乾清宮走去。

在乾清宮,朱元璋一直讓錦衣衛密切留意此事。

南城之事一發生,錦衣衛立刻稟報了詳情。

於是,當朱元璋手持繪有陳寒形象的木片,從一開始的循循善誘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