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毒士賈詡的水火計!

    

-

見到漢軍開始進攻。

韓遂意識到大勢已去,立馬拉住了準備渡河西逃的郭汜。

並將手中的刀架在了郭汜的脖子上。

“郭將軍,對不住了,眼下兄弟們要想活命,隻能拿將軍的命來換了。”

“將軍一條命換我們上萬條命,值!”

郭汜對於這接二連三突生的變故顯得有些麻木。

“韓遂,我待你不薄啊!”

韓遂一臉冷笑:

“將軍的好我會記一輩子的,但眼下大勢已去,我隻能拿將軍的命來換兄弟們上萬條的性命。”

到了這個地步。

郭汜隻好認命地將手中的刀丟到地上,放棄了抵抗。

“韓遂,曹軍是不會留你性命的。”

“你隨我渡河西逃,尚有一線生機,能東山再起。”

“現在,你不僅害了我,還害了你自己。”

韓遂厚黑一笑。

“無毒不丈夫,殺了將軍你,我相信我會有活命的機會。”

說罷,韓遂就將手中的長刀揮下。

噗呲一聲。

人頭滾落在地。

韓遂一把將滾落在地,還冒著熱氣的韓遂首級用刀挑高。

“全軍聽令,郭汜已死,即刻投降漢軍!”

此言一出,戰場上逐漸安靜了下來。

看見郭汜被斬,士兵們也紛紛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而劉偕這邊得知郭汜身死的訊息,也著實有些驚訝。

暴戾狠毒的郭汜就這樣死了?

劉偕心裡餘恨未除,很是窩火。

夏侯惇趕忙請示劉偕:

“陛下,現在怎麼辦?”

劉偕深吸一口氣。

“朕要活的郭汜,不要死的郭汜。”

“去,誰殺的郭汜,就把誰帶到朕的麵前。”

“誰殺的,誰就替郭汜受刑!”

因為投降的人有將近二萬多人。

故而整個乾字軍都出動開始接受俘虜投降。

虎賁衛則在周圍警戒,維持秩序。

而殺了郭汜的韓遂見漢軍過來。

則是一臉血汙地笑嗬嗬來到了夏侯惇麵前。

“將軍,此乃郭汜人頭,小人獻給將軍。”

夏侯惇不知麵前之人是韓遂,便隨口道:

“你叫什麼名字?”

韓遂以為自己這是立功了,這曹軍將領要獎賞自己。

毫不猶豫道:

“小的名叫韓遂。”

夏侯惇聞言稍稍一愣,而後笑著點了點頭:

“你可是乾了一件大事啊。”

韓遂以為夏侯惇是在誇他,立馬一臉喜色。

“將軍,我韓遂一心忠於朝廷,此次帶兵前來,完全就是這郭汜相逼。”

“今日能降朝廷,可是小人我朝思暮想的事情啊。”

夏侯惇不多說。

“好了,既然你立了大功,那就隨我去見天子。”

聞言,韓遂臉上的喜色更加收不住。

“天子也來了?”

夏侯惇點點頭。

便讓身旁的士卒下了韓遂的刀,將其五花大綁地帶到了劉偕麵前。

見到韓遂的一刹那,劉偕那叫一個氣不打一處來。

“你很聰明?”

韓遂還來不及一睹聖顏,就被劉偕這句發問給噎住了。

“陛下……罪民愚鈍,罪民愚鈍啊。”

“都是郭汜逼著我來攻打朝廷,我都是被逼的。”

劉偕直接拔出身旁虎賁衛的環首刀。

電光火石之間。

削下了韓遂的耳朵。

“朕要活的郭汜,你卻給朕殺了,朕準你殺了嗎?你就殺?”

“你以為你很聰明?你以為殺了郭汜獻來人頭,朕就會給你活路?”

“朕非但不讓你活,朕還要讓你替郭汜受刑。”

鮮血從耳朵根大量湧出,韓遂疼得幾近昏死過去。

但聽到劉偕的怒斥,他還是強撐著身子,匍匐在劉偕腳前。

“陛下,我已經降了!我殺郭汜,完全是為了讓郭汜手下的兵將投降啊。”

劉偕手中的刀再次一揮,再斬一耳。

“晚了!”

“你早不投降,兵敗了才降,朕不認。”

“虎賁衛,給朕把這廝帶下去,萬不能讓其死了。”

“朕要把他帶回洛陽,千刀萬剮。”

韓遂心如死灰。

方纔郭汜說的話,應驗了。

而在河對岸的賈詡,卻是一臉陰翳地看完了整場戰爭。

見西涼軍一個不剩地被漢軍俘虜。

賈詡心中複雜無比。

隨後不動聲色地帶著大軍撤離了河岸。

此刻,還未渡河的大軍有將近九萬。

這些都是準備在郭汜攻下風陵渡後,纔打算渡河。

殺入司隸的。

但現在群龍無首,這些士兵也就隻能聽賈詡的號令。

而這些士兵之中,又大多以韓遂手下的羌兵為主。

故而對於賈詡這個智者,很是信服。

因為方纔大戰,渡河撤回來的,隻有賈詡一人。

這種人不是智者,誰還是智者?

一個名叫呼延金的羌族將領走到了賈詡麵前。

數九隆冬的天氣,這呼延金隻穿著一個羊皮馬甲。

“賈詡先生,現在東邊打不過去,我們該怎麼辦?”

賈詡聞言,仰天長嘯。

昨夜漢軍的火箭巨矢還有手雷讓他開了眼界。

一夜之間,自己籌備許久的一戰,就這樣敗了。

他不甘心,他憤恨自己計謀不成。

但,成事在天,謀事在人。

士兵們看著賈詡這樣子,不禁麵麵相覷起來。

忽然,賈詡悵然回答道:

“曹軍提前知悉了我軍的作戰部署以及行軍路線,這才讓我軍落敗。”

“郭汜將軍身死,馬騰投降,韓遂將軍被俘。”

“如我所料不錯,北邊的蒲阪津,李傕將軍已經落敗。”

“南邊的潼關,樊稠將軍恐怕也已遭遇不測。”

呼延金聞言,皺緊了眉頭:

“如此說來,我等現在豈不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哪知道賈詡卻正了正自己的儒冠。

而後道:

“我這裡,還有一計,隻要諸位將軍與我同心,我們九萬人馬,有七成的把握,翻盤一戰。”

呼延金是這幾個將領中威望最高的。

當即追問道:

“先生何計,說來聽聽,若是可行,我等必然按照先生說的去做。”

賈詡手指長安,而後又指了指潼關。

“我這一計,名曰,水火計!”

“長安,乃大漢西都,百姓將近有九十多萬,僅次於洛陽。”

“更是我大漢一半基業所在。”

“倘若洛陽被燒儘,曹軍豈能不去救?”

“此火,用以吸引曹軍注意。”

說著,賈詡又看向潼關方向:

“潼關雖堅固難破,還有大批曹軍駐守。”

“但它地處黃、渭、洛三水交彙之地。”

“而我此計之水,便是挖開大河堤壩,水淹潼關!”

說著,賈詡自信笑吟:

“此之謂。”

“長安天火引曹兵,大水助我破潼關!”

“揮軍司隸下洛陽,水火之計挽危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