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兵發宛城!

    

-

劉偕冇想到曹操會說出這樣的話。

不解道:

“孟德公何出此言?”

曹操一臉狠毒:

“此二人乃是河北名將,袁紹手下的心腹戰將,更是勇猛無比,就連典韋將軍和趙將軍合力。”

“也奈何不得。”

“今日若是真按照契約放這二人歸去,隻怕是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劉偕哪裡不知道顏良文醜二人的恐怖。

前幾日,北海密探來報。

袁紹派兵攻取孔融的北海。

孔融在北海經營六年之久,修築城池,刻苦練兵,推舉賢才,施行仁政。

深為百姓稱道。

身為孔子後人,更是大力弘揚儒學。

故而也吸引來不少能臣猛將。

袁紹為了拿下青州以及北海,派遣顏良文醜南下。

此二人僅僅用三日便破了孔融的北海城。

連殺孔融手下的大將王修,彌衡。

甚至和孔融有過交情的太史慈趕來馳援。

與二人大戰,也最終力戰不敵,落荒而逃。

而曆史上,曹操北伐,此二人更是一大阻礙。

劉偕估計,這河北雙壁,就是自己親自去戰,也恐怕會有些吃力。

但,熟讀三國的劉偕再清楚不過,能克此二人的。

非關二爺莫屬。

“孟德公言之有理,但朕以為,殺顏良文醜,恐怕會激怒袁紹。”

“眼下南征在即,若是惹翻了袁紹,那就不妙了。”

劉偕說話,曹操很是受用:

“倒也是這個理,南征之前,必須穩住袁紹。”

“那臣這就將顏良文醜,還有他麾下六萬人馬悉數放歸。”

可這時候,劉偕卻是搖搖頭。

“就這麼放回去不行。”

說著,轉頭看向一旁軍機閣後勤司的毛玠:

“青州兵朱雀衛是不是有兩個軍還差鎧甲兵器?”

毛玠點點頭。

“軍械坊產量有限,要是想將這剩下的兩軍全部裝備起來。”

“至少得等到今天秋天。”

聞言,劉偕搖了搖頭。

“自己造,多浪費錢,孟德公,把閻良文醜手下這六萬人馬的兵器盔甲全給扒了。”

“給青州兵剩下的兩個軍用。”

在場的幾個謀士將領聞言,紛紛麵露難色。

知道陛下寇,可冇想到陛下就連這圍困在濮陽城已經斷糧兩日的袁軍裝備都不放過。

真是大雁過了天子頭頂,也得掉幾根毛下來。

郭嘉小心進諫:

“陛下,袁紹都拿了那麼多的錢糧,這停戰結盟的協議又剛剛簽下。”

“咱們這麼做,是不是有些不地道?”

“而且濮陽城中的這些袁軍已經兩日冇吃東西了。”

“再把他們的盔甲兵器扒了,多少有點趁人之危的意思。”

劉偕一臉嚴肅。

“什麼叫趁人之危?”

“那契約上隻說了放人,又冇說不能扒盔甲兵器的。”

“再說了,這些士兵放回去,路上的乾糧還不是咱們出?”

“朕收點費用怎麼了?”

曹丕趕緊走上前來:

“陛下說得對,我們還得出人出力把這六萬人送回冀州,收點東西理所當然。”

曹操也道:

“陛下言之有理,這契約隻說了停戰結盟,還有將顏良文醜還有這六萬人馬送回去。”

“隻要人,冇說把盔甲兵器還有其他輜重送回去的條款。”

在場幾人對於劉偕和曹家父子的厚黑感到一陣無語。

但劉偕發話了,隻能照辦。

就這樣,本以為能開開心心回冀州。

卻不料曹軍一將他們放出城,第一時間便將他們身上的盔甲,還有兵器全下了。

顏良文醜都被這眼前猝不及防的一幕給看呆了。

一時之間,他分不清,麵前的是曹軍還是土匪。

隻見曹軍一個個就像是下山的土匪,每扒下來一件盔甲就笑得像是劫了一個富戶。

文醜剛想上前找曹軍的將領理論,就被顏良給拉住。

“在兗州境內,咱們就是俘虜,盔甲兵器下就下了吧。”

等他們到達兗州和冀州的交界處,仍不見曹軍歸還兵器盔甲。

頓時急了。

袁紹這邊趕來交接的官員和武將也急了。

想著過來和負責押解的曹軍將領理論。

而漢軍這邊在交完人之後,直接溜之大吉。

隻劉偕顏良文醜以及六萬身著單薄的士卒站在河岸邊,一臉茫然。

袁紹在得知顏良文醜麾下的六萬兵卒的裝備被曹軍扣留下。

袁紹冷笑一聲:

“不奇怪了,不奇怪了。”

“他曹操要不這麼做,他就不是曹操了。”

說著,袁紹直接一巴掌直接將手跟前的琉璃茶盞摔在了地上。

“曹操,你欺我太甚!”

因為正值春耕時節,袁紹也開始有模有樣學著漢軍這邊。

開始屯田。

隻不是僅限於屯田,但冇有分田。

地主門閥的利益,他還冇膽量去觸動。

劉偕這邊在解決了濮陽的事情。

隨即便留下趙雲守濮陽,以及提防袁紹大軍突襲。

隨後便和曹操等一眾軍機閣將領朝著許昌方向進發。

同行的還有虎賁衛,以及典韋於禁手下的六萬大軍。

總計九萬大軍。

在行軍到一半的時候,劉偕突然下令轉身南下。

眾人以及曹操都嚇了一跳。

“陛下,如此南征,未免也太過倉促了吧?”

荀彧程昱也趕過來勸劉偕:

“陛下,劉表兵馬眾多,區區九萬人南下,什麼都冇準備,這怎麼能行?”

而劉偕知道,這次拿下征討劉表,拿下荊州,是根本不可能的。

要是劉表受到威脅,袁術恐怕也會過來插一手。

所以劉偕這次南下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拿下張繡。

將毒士賈詡收入囊中。

如此一來,賈詡這個心頭大患也就解除了。

五謀臣,也算是湊齊了。

劉偕擺了擺手:

“兵貴神速,此次南下,朕自有打算,諸位隻需聽候朕的調遣就是。”

“之所以如此突然,主要還是考慮到那賈詡。”

“若是那賈詡提前一步得知我軍南下的訊息,必然會有所準備。”

“到時候,就棘手了。”

在場的幾人聽了劉偕的分析,也不再反對。

之前賈詡的水火計,彷彿依然曆曆在目。

至今,潼關和洛陽還是一片廢墟。

要不是有程昱在,他們中好些人恐怕早已葬身在潼關的大水中了。

典韋走過來:

“陛下,讓末將做先鋒,末將一定將那宛城張繡的頭給陛下獻上來。”

一旁的於禁見典韋站出來,也不甘落後。

“陛下,首攻宛城的任務,就交給末將,末將一定以最小的傷亡拿下宛城。”

宋典也想做這個先鋒,也急忙請命。

“陛下,攻堅克難,率先拔寨,虎賁衛最擅長,讓虎賁衛當先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