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設匈奴都護府!

    

-

這一幕,可把在場的人給看得稀裡糊塗。

就在眾人的驚詫中,劉偕卻非常平淡地走了下來。

“單於王如此盛情,朕也不好拒絕!”

“既然如此,單於王有何困難,就說出來,大漢與草原,那是一衣帶水的鄰居!”

“我天朝能幫的,肯定幫!”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下,劉偕就和於夫羅談起了合作。

“如今草原缺衣缺食,還請天可汗恩準兩地互通商賈。”

“草原的礦產,任由陛下開采,而草原則需要用牛羊皮毛來換取糧食器物等等。”

“每年,草原向朝廷上供良馬一千匹,叩請天子在商貿中讓惠草原!”

“同時,於夫羅向天子立誓,朝廷一旦有戰事,匈奴一定出兵來幫。”

眾目睽睽下,劉偕極其有氣魄地從天子之位上走了下來。

本來,在匈奴智者前來洛陽之前。

匈奴就已經派遣了使者親來和談修好之事。

隨後,劉偕又派遣郭嘉前往了一趟匈奴。

洽談了合作之事,各項條款其實在暗中就已談好。

就等著今日各地使團覲見的時候,提出來。

走個形式!

這也是為什麼,匈奴單於會親自來參加劉偕大婚的緣故。

而這暗中的和談,以及明麵的條款,看似是匈奴在糧食衣物和各種用物方麵有求於大漢。

實際上,匈奴這次主動來找劉偕。

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袁紹準備對匈奴動手。

自從大漢掃蕩漠北以來,匈奴就再無東山再起,威脅大漢疆域的能力。

但是百年內,在邊境的襲擾還是不斷。

而且匈奴也分成了好幾支,而現在的烏桓,就是匈奴支離破碎後的一支。

但主要的分支,還是南匈奴和北匈奴(也叫休屠各)。

而這於夫羅,便是南匈奴。

而北匈奴則在劉偕登基的前一年,也就是四五年前。

北匈奴裹挾南匈奴左部,南下幷州。

殺了幷州刺史張懿!

隨後,又將南匈奴的單於殺死。

自此,大漢北邊的定襄、雲中、五原、朔方、上郡五郡。

都落入了匈奴之手。

靈帝駕崩的那一年,身為南匈奴單於的於夫羅還和白波軍合流。

進犯太原,河內!

後來局勢突變,匈奴叛亂,於夫羅回不去草原,便率部投靠袁紹。

又於前年叛變袁紹,回到了草原。

並在冀州幷州幽州交界之地發展壯大!

這次與其說是尋求庇護,倒不如說是利益交換!

但劉偕顯然是不會放任北方遊牧民族發展。

將這禍患留給大漢的子孫後代!

“大單於,朕有一個提議,不知道你有冇有興趣?”

於夫羅本以為,劉偕會按照之前商定好的,直接答應下來。

冇想到還有後話:

“朕以為,普天之下莫非漢土,率土之濱,莫非漢臣。”

“匈奴塞外苦寒之地,遊牧為生,溫飽度日,艱難困苦,朕心不忍!”

“與其讓惠,亦或者互通商貿,倒不如,朕直接幫你一統漠北草原。”

“如何?”

於夫羅以為是這小天子在和自己開玩笑,不由得笑了起來。

“匈奴各部人心不齊,而且揮師北上,路途遙遠,補給人力都是問題。”

“陛下想要幫我一統匈奴各部的好意我心領了。”

“但若想付諸實踐,簡直異想天開。”

“還是請陛下先掃清家中之事,再言草原之事。”

劉偕哈哈大笑:

“你以為朕是在和你商量?”

說著,劉偕麵色一沉:

“朕叫你一聲大單於,是給你麵子。”

說著,劉偕回到天子之位。

“朕給你兩條路,一,你答應匈奴北至丁零北海,西至堅昆的疆域,皆歸我大漢。”

“匈奴之民,便是我大漢之民!”

“朕在你單於庭設都護府!今後你還是單於,你的兒子孫子,依舊是單於。”

“但你必須要聽命於朕派遣去的特首!”

“同時,匈奴所有兵權,收歸朝廷軍機閣。”

“再者,你可以拒絕朕!”

說著,劉偕麵帶殺氣地笑了笑:

“朕會為了我大漢今後千萬年的太平,不惜一切代價,效仿先祖漢武帝,橫掃匈奴各部。”

“而這第一刀,朕要先砍在你的身上。”

與此同時,一旁的曹操也站了出來。

於夫羅呆呆地看著劉偕這個少年天子。

終於明白過來,大漢朝廷不是曹操說了算,分明就是這個氣勢逼人的小天子在一手操弄。

而見識過兗州以及洛陽繁榮的於夫羅。

此刻猶豫了。

身為匈奴,與漢人有著世代的血仇,怎能輕易屈就。

萬裡荒漠草原又怎可輕易拱手?

可不答應,自己這個單於可就做不下去了。

“大單於,天下隻有漢,總好過兩家打來打去,你若點頭,我漢軍會助你掃平漠北。”

“當然,你也可以搖頭,大單於自然也能安然回到你的子民身邊。”

“但是,等天子大婚結束之日,便是漢軍北上剿殺匈奴之時。”

於夫羅錯愕地看著曹操,又看了看劉偕。

這幾日在兗州和洛陽的所見所聞紛紛湧上心頭。

直覺告訴他,麵前這個年輕的漢人天子。

能夠幫他完成這掃清草原大漠,一統各部的壯舉。

他想賭!

“匈奴之民若能依靠天子,吃飽穿暖,何須南下殺伐?”

劉偕冷笑一聲:

“你們就是吃不飽,今後也不可能有機會南下了。”

“朕是出於好心,給你一個機會罷了。”

於夫羅嚥了咽喉嚨。

“陛下若能助我一統匈奴各部,我願將匈奴之地,獻給天子,劃爲漢土。”

劉偕大笑了起來。

“太史公,記下了嗎?”

一旁的太史公趕忙走過來。

“一字不落,記下了!”

而此刻,沮授、楊弘、景升等人都不禁為劉偕的外交手腕折服。

先不說朝廷能不能將匈奴之地,變為漢土。

就是今日能讓匈奴單於說出這話。

也已算是本事了。

隻是眾人不明白的是。

劉偕為什麼這麼執著要將匈奴之地給納入大漢版圖。

但身為漢人,他們眾人對於劉偕這威懾匈奴的態度。

十分滿意!

說著,劉偕大手一揮,看向階下的於夫羅:

“即刻起,汝之領地,劃歸朝廷!”

“你的單於庭,改為匈奴都護府,朕會派遣特首以及官員入駐,你與特首共治匈奴!”

“同時,朕會駐紮一個軍的漢軍,維持治安。”

“隻要漢旗飄揚的地方,那就是我大漢臣民。”

“你們生活困苦,朕也會撥錢調糧!”

“你們的男人,也能加入漢軍!”

劉偕這話一出,於夫羅終於知道,劉偕不是在兒戲。

而且如此一來,且先不說一統匈奴各部。

就是自己手下這幾萬人,至少能夠吃好喝好。

“多謝陛下恩典!”

這時候,讓眾人再次破防的,是劉偕直接命人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契約。

於夫羅在簽字畫押之後。

又抱著這本契約,向劉偕宣誓。

匈奴永久臣服大漢。

而遠在大漠草原上的北匈奴,此刻還不知道。

自己腳下的土地草場牛羊,也就在這一刻起。

便不明不白地都成了大漢的。

甚至連他們,也都成了大漢的子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