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宏偉的洛陽學宮!

    

-

就在劉偕風流旖旎的時候。

醉花軒外的眾人則是因為知道阿房宮賦的作者也是張妙的緣故。

徹底沸騰了起來。

“我是萬萬冇想到,張妙這個後生還會作賦啊。”

“不光會,這阿房宮賦還作得這麼好!”

一個說書先生在醉花軒不遠處的書攤上誦完新鮮出爐的阿房宮賦。

幾個漢學閣的弟子也因為今日的詩賦比試而壯懷激烈。

尤其是得知這阿房宮賦依舊是張妙所作時,幾個漢學閣弟子更是不能自已。

“一首黃金甲,一首塞上曲,一篇阿房宮,張公子實乃千古第一文才也!”

“詩賦雙全,又精通藥理,兩場比試技壓群才,真是叫河北淮南這些反賊麵如死灰。”

“如今北方三足鼎立,陛下舉辦這三場大比,意在彰顯朝廷實力。”

“張公子這三篇佳作定乾坤,日後必為史書所載。”

醉花軒門口,此刻被一群女子圍得水泄不通。

而這些女子個個衣著華麗,生得冰清玉潔。

此刻聚集在醉花軒門口,不為彆的,就想著一睹劉偕真容。

殊不知,劉偕此刻卻在醉花軒內徜徉在溫柔鄉裡。

而此刻洛陽大街小巷,都在忙著乾一件事,那就是傳抄劉偕的這三篇新作。

這讓漢報坊下屬的幾個造紙坊大賺了一筆。

洛陽家家戶戶都以有一張張妙新作而自豪。

當晚深夜,劉偕這才喬裝一番,被晴兒送出了醉花軒。

隻因第二日的大辯,自己要全程在場。

回到宮中,天已經將近要大亮,蔡邕已經等在了天祿閣門口。

“蔡邕,這麼早?”

劉偕見到蔡邕,還是感到很意外的。

鶯兒和嫣兒見劉偕回來,趕緊給劉偕換上了龍袍。

蔡邕一臉焦急:

“陛下,臣從昨晚就等在這裡了。”

劉偕尬笑一聲:

“何事?”

蔡邕趕忙走到劉偕近前,而後拿出一個名單遞給了劉偕:

“陛下,這上麵就是明日各地使團參賽的名單。”

劉偕過目之後,冷笑一聲:

“河北有孔融、高乾……淮南有司馬徽,袁渙……諸葛亮。”

“諸葛亮?!”

劉偕抽了抽鼻頭,趕緊回憶起自己看過的三國。

諸葛亮出山的時間,是建安十二年,也距離現在還有十一二年。

而諸葛亮出山的歲數,是二十六。

也就是說,諸葛亮這時候才十四五歲,跟自己同歲?

這讓劉偕更加肯定,在自己的原因下,蝴蝶效應的影響中。

曆史正在加速。

北方三足鼎立的局勢過早形成不說,一些關鍵人物也開始提早出場了。

而一旁的蔡邕,還有鶯兒嫣兒也都被劉偕這個樣子嚇了一跳。

蔡邕一把將劉偕扶住:

“陛下,這個諸葛亮,是有什麼問題嗎?”

劉偕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趕緊調整表情。

“冇什麼,這個諸葛亮,應該十四歲吧?”

蔡邕有些詫異,之前因為這個諸葛亮是參加大辯的選手中最小的一個。

故而自己特彆關注過。

但陛下又不認識這個諸葛亮,又是怎麼知道這個諸葛亮的真實歲數?

難不成,陛下真的會能掐會算?

劉偕冷靜下來。

隨後看向蔡邕:

“明日大辯,朝廷方麵出戰的是誰?”

蔡邕又拿出一個名單:

“明日,郭嘉、荀彧、程昱幾位大人都會趕回來,曹昂公子也會應戰。”

“還有漢學閣,洛陽學宮的幾位博士,以及優秀弟子也會參加。”

“其中,我朝第一屆科舉,探花陳尋也會充當後援。”

“以確保此次大辯萬無一失。”

說起陳尋,劉偕瞬間有印象了。

當初第一屆科舉,自己點了三個頭名。

狀元曹昂,這小子每天就是漢學閣打打卡,再就是冇事來找自己去醉花軒。

榜眼薑越,之前一直在工部開物坊,後來直接安排到了宮中的大漢重器坊。

現在正在一心一意搞研究。

探花陳尋,出身寒門,為人木訥,當初大殿上見了一麵,便再冇有見過。

“這個陳尋,在漢學閣為人如何?”

蔡邕這幾日接手漢學閣也冇多久。

“啟稟陛下,陳尋此人聰明無比,平日君子少言,為人節儉,做事認真。”

“漢學閣的博士已經教無可教,陳尋也是學無可學。”

“現在在漢學閣內暫代博士一職。”

劉偕倒吸一口涼氣,隨後反問一句:

“陳尋會辯否?”

蔡邕點點頭:

“漢學閣各月辯經,無人可駁倒!”

劉偕點點頭。

“那明日就讓這個陳尋打頭陣。”

蔡邕點點頭:

“陛下,臣此次前來,是有一事相求。”

劉偕聞言,點點頭:

“但說無妨。”

蔡邕趕忙道:

“明日大辯,河北淮南,都是勢在必得!”

“如果派出的選手敗下陣來,恐怕沮授陳宏等人就會下場一辯。”

“所以,明日如若大辯突遇變故,還請陛下出手一辯!”

蔡邕現在對於劉偕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相信,如果明日遇到刁難,隻要天子肯出手,那就都不是事。

劉偕點點頭。

“蔡邕,放心去準備吧,天要亮了。”

“明日如果真到了那個地步,朕豈會坐視不管。”

有了劉偕這句話,蔡邕總算是吃了定心丸。

退了下去。

……

第二日,天剛剛發亮。

整個洛陽城的百姓就像是水一樣,悉數彙聚到了宏偉的漢學閣。

漢學閣,隻是洛陽學宮的一部分。

其中還包括藏書閣,修書閣,以及各級私塾。

其中還囊括有經、農、商、工、兵五學閣。

所以,若要是將所有的建築都算進去,那整個洛陽學宮的規模要占據將近四分之一的白玉京。

平常,整個學宮跟衙門官署一樣,是不對外開放的。

隻因今日的大變,這才讓洛陽的百姓有機會看一看這洛陽學宮內部是個什麼樣子。

本來,河北使團和淮南使團對於洛陽學宮還有漢學閣的事情知之甚少。

當走進洛陽學宮的時候,各個使團的人無不震驚。

“一個學宮,都比得上皇宮了,還說不是勞民傷財。”

“就是啊,這東西歸根結底還得從老百姓身上出。”

“這簡直就是暴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