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定策淮南!

    

-

當劉偕和破開東城門的乾坤二軍進城。

趕到廬江郡郡府的時候,袁術的屍體已經被率先打進來的宋典抬到了院子中。

在反覆確認就是袁術真身之後,劉偕吩咐道:

“即刻將這具屍首妝奩好,然後製冰放入棺槨內!”

“而後送至洛陽!”

送點看著地上的屍體,冇忍住,上去狠狠對著袁術的臉踹了兩腳:

“就這麼死了,還是太便宜他了!”

劉偕看著宋典激動的神情,趕緊上前一把拉住:

“彆給朕踩壞了!”

“回頭送到洛陽,朕還打算等班師回朝時,把這反賊的屍首懸於城門之上,供洛陽百姓瞻仰!”

“也讓天下那些懷有二心的人看看稱帝的下場。”

宋典聽後,明白了自家陛下花大代價,將這具屍首運回洛陽的原因。

這才放過了袁術的屍體。

“眼下最關鍵的事情,就是這萬眾的淮南軍俘虜。”

這麼多的人。

隻要一天不安頓下來,那每一日數十萬張嘴就等著吃飯。

光是這一筆支出,就不是現在的朝廷所能承擔的。

現在朝廷大舉開發關中和西涼各郡。

徐州也都排到了後麵。

長安作為西京正在重建。

淮南現在剛剛拿下,百廢待興。

朝廷要想將整個淮南緊緊控製起來。

那就得花大筆的錢。

可在袁術統治下的淮南,簡直就是一團亂麻。

在來到淮南之前。

劉偕以為淮南真的就是餘米之鄉、膏腴之地。

人口眾多,物產豐饒,糧食充足。

談不上政通人和。

最起碼依靠先天的地理優勢,起碼百姓們能得個溫飽。

結果這一路南下打到廬江郡。

劉偕看到的卻是遍地流竄的流民。

官道兩旁倒下的腐爛的屍體數不勝數。

糧食全被袁術拿去維繫大軍。

老百姓能吃的都是糟糠之食。

能吃上黴糧陳糧,就已算得上很好了。

而且漢軍南下摧枯拉朽。

淮南許多郡縣的城池都多多少少有受損。

這麼多的地方,都需要花錢。

而且是急需解決。

“而今淮南初定,朕今日就得返回壽春,商量一下接下來的事情。”

“廬江郡這邊的事情,就交給你全權代理。”

“虎賁衛暫時駐紮在這裡。”

說著,劉偕拍了拍宋典的肩膀。

“昨日為難之間從龍的百姓,還有那些識時務的淮南兵卒。”

“活著的重賞,想入軍的就編入虎賁衛麾下。”

“戰死的,要重重撫卹!”

宋典點點頭:

“陛下放心,我已經讓人去輕點造冊了。”

“還有,太平道我也已經按照謝清姑孃的吩咐,派人前去淮南境內各個壇口去查了。”

“想必不日就能肅清淮南境內的所有太平道成員。”

吩咐完宋典這邊。

大軍剛剛經曆了急行軍和作戰。

需要休養三日。

劉偕便打算和曹操還有幾個軍機閣將領謀士先行回壽春。

走出廬江郡的功夫,劉偕就看見廬江郡城街道上,家家戶戶門前掛滿了漢旗。

街上的百姓在見到劉偕後更是紛紛跪地參拜。

門口,劉偕登上天子專車。

朝著兩邊的百姓揮手:

“壽春初定,朝廷決定,三年不納糧納稅!”

劉偕在車上向街上的廬江百姓承諾著。

刹那間贏來了無數歡呼聲。

來到城外臨時大營,劉偕見到了曹操眾人。

“陛下,袁術拿下了?”

劉偕:

“畏罪自儘了!”

“發詔吧,淮南克定,凡淮南諸郡縣,皆廢舊製,一律奉行朝廷政令。”

“各郡縣官員暫且代理各地政務,聽候朝廷任免。”

說罷,劉偕看向曹操:

“孟德公,召集謀士和諸位將領,今日就回壽春,商議壽春事務。”

一行人先行回到壽春。

劉偕便在袁術的“皇宮”閉門議事。

“諸位以為,淮南應當駐哪一軍?”

這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淮南能不能穩住,最基礎的保證就是大軍駐紮。

隨時能夠處理突發事件。

曹操道:

“臣以為,淮南兵卒保留五萬人,成立一支淮南軍,軍中將領皆由我軍抽調兵卒擔任將領!”

“而後這五萬人馬,打散重組,按照漢軍編製重新劃分。”

“而後調動到兗州練兵,在有戰力之後,南下駐防!”

荀彧點點頭:

“淮南軍兵卒大多都年紀較小,到兗州一番練兵,必能浴火重生,為朝廷所用。”

“關鍵在於教化!”

“讓這群淮南軍和漢軍各部一般,都要死死忠心朝廷,忠心於陛下。”

“不知陛下覺得如何?”

劉偕對於二人的提議很滿意。

“這麼做雖然是有些大費周章,但是這也是必要的。”

“與其養十萬冇用的不能戰的大軍。”

“倒不如砸點錢,培養五萬真正忠於朝廷的精銳。”

眾人現在也都認為是這個道理。

袁術看似兵馬眾多。

但是等漢軍南下,袁術真正能拿得出的兵馬。

也就隻有三十萬多。

而且就算漢軍不用火器。

冷兵器大規模拚殺。

淮南軍的戰鬥素質也遠遠不能和漢軍相比。

“那陛下,剩下的這些淮南軍俘虜怎麼辦?”

劉偕沉默片刻。

這些人要是一下子全遣散回去。

保不齊會出事。

畢竟二十幾萬大軍,吃慣了軍餉。

劉偕沉默片刻:

“先去除軍籍,化整為民!”

“一部分按之前的編製,打亂後分配至淮南內各州郡,為朝廷屯田三載。”

“三載之內,陸續分批遣散,遣散者分田分地,提高生產!”

“剩下的,就去修繕城池官道水利,以及民房!”

“冇活乾,就給他們找活乾。”

“朝廷發糧養他們三年。”

“三年之後視情況保留部分人。”

說罷,劉偕便繼續道:

“但現在,南邊的孫策,西邊的劉表,都不是善茬。”

“這些勢力,要留到最後,急不得。”

“下令,讓典韋將軍和於禁將軍的六萬人馬駐紮壽春。”

“防備孫策!”

“在把徐州張遼將軍以及其麾下的徐州兵馬調動到壽春。”

“防備劉表。”

“宛城方麵,今後讓徐晃一人駐紮便是。”

“許褚軍調到兗州,用以拱衛兗州。”

“乾坤震巽四個軍,北上後直接開赴兗州徐州境。”

“不然,袁紹還真坐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