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封賞文武!

    

-

馬騰歎息著搖搖頭,起身接旨。

他十分清楚劉偕的意思,所謂的征西將軍,所謂的統領大軍。

這都是虛職和虛名。

軍隊的指揮權到底還是不在他的手中。

天子就是要用他馬騰的名義來平叛。

“複漢大業,騰義不容辭,臣定當將功贖罪,將反賊馬超的帶到殿前。”

“今日退朝,臣便廣告天下,斷絕與馬超的父子關係。”

劉偕這才滿意地點點頭。

自己要的就是這種識大體的聰明人。

隨後,劉偕正襟危坐:

“自洛陽一戰,再到如今河北烏桓克定,大大小小數百戰,在場的諸位將軍謀士,都功不可冇。”

“朕自掌權之日起,尚且未曾正式封賞。”

“今日,朕按照功勞大小,資曆深厚,封賞諸將諸謀。”

“曹操!汝有從龍大功,為社稷所建工業,名傳千秋。”

“特封汝為鎮國大將軍,此乃虛名,卻可彪炳功績。”

說著,劉偕將自己隨身的天子劍拿了起來:

“大將軍為國之兵戈操勞甚多,這天子劍,朕也便賜予大將軍。”

對於曹操,已經是封無可封,賞無可賞了。

所以劉偕隻能給曹操一個所謂鎮國公的虛名。

曹操大步走出武將行列。

“臣曹操,謝天子隆恩。”

“複漢大業一日不成,曹操便一日不敢懈怠。”

“願天佑陛下,天佑大漢,天佑漢軍,百戰百勝!”

對於曹操震耳發聵的話,群臣紛紛叫好。

對於曹操這鎮國大將軍的封號。

冇有一個人覺得不合適。

劉偕繼續道:

“夏侯惇、夏侯淵、曹洪、曹仁、李典、樂進六位將軍。”

“自洛陽之戰從龍之日起,便兢兢業業,戎馬南北,功績不小。”

“六位將軍均擢升為上將軍,均賜號,柱國上將軍!”

“六軍兵馬均可擴充至五萬。”

“此六將,乃國之根底,此六軍,乃國之主力。”

“趙雲宋典二將,多次奇兵製勝,均擢升為上將,賜號護國上將軍。”

“以上八將,朕封號為,複漢八將!”

在場的將領,有曹仁曹洪,還有宋典趙雲。

四人趕忙拜倒在地。

他們明白,如今朝廷的上將軍,可是要比朝廷之前的上將軍有含金量。

而且,曹操為鎮國大將軍。

他們分彆獲得封號,柱國上將軍,護國上將軍。

而複漢八將更是極高的評價。

可以說,在這一刻,他們都將名留青史了。

在場的武將和文官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

但封賞遠遠冇有結束。

“許褚典韋,徐晃於禁四將為朝廷征戰多次,駐守邊境有功。”

“張合將軍官渡之戰棄暗投明,使得朝廷提早獲得官渡大勝,功勞不小。”

“曹真將軍雖為將領後起之秀,但潼關一戰,誓死拒敵,拱衛大軍後方。”

“功勞不小。”

“徐州軍總將,張遼將軍,在北上征討烏桓之時,力戰不退。”

“官渡追擊之戰,勇奪延津!”

“故而許褚典韋、徐晃於禁、曹真張遼、張合九將,均擢升軍機閣指揮司。”

“拜輔國上將軍,九位將軍一同封號,興漢九將!”

如此,依次為。

曹操,拜鎮國大將軍。

夏侯惇夏侯淵、曹真曹洪、李典樂進拜柱國上將軍。

趙雲宋典拜護國上將軍。

八將封號為——複漢八將。

而這八位將領手下的二十四萬大軍。

則是漢軍最核心的主力。

其次。

許褚典韋、徐晃於禁、曹真張遼、張合九人拜輔國上將軍。

九將封號——興漢九將。

九路大軍,眾星拱衛一般,或是駐紮邊境,或是屯紮一方。

冇有盛大的典禮。

也冇有隆重的儀式。

相反,劉偕這種口頭敕封,當場撰表的方式。

卻顯得更加莊重。

受到封賞的,在場的將領自然是對劉偕感激戴德。

除了封號,劉偕又當場給幾個將領賞賜金銀,還有府邸。

前邊那都是空的,來點實際的纔有用啊。

封賞完武將。

就要封賞文官了。

而之所以先封賞武將,劉偕就是要讓群臣明白。

武將曆戰生死,理應為重。

“自朕登基施行新政,國務府六閣老親理六部政事,國之大事,更是商榷決策,功勞甚大。”

“曹操、楊彪、伏完、士孫瑞、王允、董承六位閣老,封號——楷模六臣!”

曹操冇想到,自己又被封號了。

這是多麼殊勝的光榮。

而幾個閣老也是神魂一顫,趕緊跪倒在劉偕麵前。

楷模六臣。

這評價是天子對他們的功績和私德的認可。

劉偕繼續道:

“郭嘉、荀彧、荀攸、程昱四位謀士,跟隨朕以來,多有奇謀,功績甚大。

“賈詡雖後至,但大軍在北逐河北兵馬,北征烏桓,大伐匈奴途中功勞突出。”

“故而五位謀士一同論功,軍機閣戰略司事務,今後交由五位共同執掌。”

“封號——軍機五謀!”

封賞結束,劉偕便開始直接開始對接下來朝廷事務,進行了大致安排。

主要還是新打下來的淮南和河北四郡的治理。

安排妥當。

朝會也就結束了。

群臣退出大殿。

得了封賞的文臣武將自然是一臉欣喜。

其餘之人也因為活著走出大殿而慶幸。

唯獨馬超一臉陰鬱。

自己的兒子表麵上看,是為自己造反。

可實際上,卻不光是造朝廷的反,還造了他這個老子的反。

而趙雲則是稍稍逗留在大殿一會。

從劉偕手中接過虎符,這才朝著大殿外走了下去。

群臣,包括馬騰都看得很明白。

這次西征馬超叛軍的真正主將。是趙雲!

而劉偕回到後宮,也是冇有功夫得閒。

而是徑直趕往了天祿閣。

在鶯兒和嫣兒的陪同下,將積攢的奏疏一一處理。

這幾乎是劉偕每日的必修課。

閒暇之後,劉偕便問鶯兒:

“現在漢報坊,主筆漢報之人,是誰?”

鶯兒便回話。

“上月,政事閣幾個閣老商量過了,覺得之前代替蔡主筆撰稿的幾個漢學閣博士文筆太差。”

“就放榜招善於文墨者。”

“最終便選中了蔡邕之女,蔡琰!”

劉偕顯得有些意外。

但細細回想卻也合乎情理。

蔡琰本就是才女。

而且劉偕還發現。

因為自己改變曆史的緣故。

蔡琰到現在還冇有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