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燃油發動機!

    

-

大軍隻要熟悉水性,將來在江麵作戰,漢軍也就不會吃虧了。

而且真實的水戰和想象之中不一樣。

不是說戰船開到對岸就行了。

兩方大軍往往都是要在江麵上進行會戰。

行船一行便是多日。

而且在水麵上,還要兼顧各艘戰船之間的陣型。

同時還要時刻注意風向。

戰船上的攻擊方式,主要就是箭矢,大大小小的弓弩應有儘有。

大弩是用鉸鏈拉弦,一箭便能對船體造成很嚴重的創傷。

而郭嘉和夏侯惇,還有典韋於禁在駐防江北的初期。

也曾想著用手下征集來的戰船和江東的水軍碰一碰。

但是等渡江遭遇了江東的戰船,兩方戰船高下立判。

江東的大船,不僅風帆巨大,船下麵還有千百根船槳,船雖大,但是船卻一點也不笨重。

相反速度非常快。

而且江東的戰船上麵裝備的兵器十分完備。

漢軍的戰船還冇靠近的時候。

江東戰船的箭矢便會鋪天蓋地地射過來。

而朝廷的戰船卻是連反擊的機會都冇有。

這還不是最讓人氣餒的。

關鍵是江東的戰船在江麵上一呆便是十幾日。

巡遊江心,一旦有江北,朝廷這邊的百姓行船捕撈。

就會遭到江東水軍的驅趕。

可以說,現在的朝廷的江麵上,是幾乎冇有任何威懾的。

隻有到了岸上,朝廷的火器纔會讓江東水軍畏懼。

可火器的數量有限,不到關鍵時刻是不會拿出來的。

所以,而今這大江,對於朝廷來說,就是屈辱。

而江東之所以對朝廷如此有恃無恐。

完全就是這條橫在南北之間的大江。

所以,造鐵甲艦,刻不容緩!

為此,郭嘉已經在民間物色好了不少經驗豐富的船匠。

商議結束,眾人退下。

當晚,劉偕便將重器坊的眾人召集了起來。

現在的重器坊由薑越全權負責。

劉偕將自己準備了好久圖紙拿了出來。

“鐵甲艦,關鍵不在鐵甲之上,而在發動機!”

薑越點點頭,而後接過了圖紙。

和在場的其他工匠看了起來。

這些人中,大多數人都是參與了鐵龍以及麒麟駒的研發。

因為劉偕乘坐的那輛蒸汽天子座駕。

雖然是秘密機構。

但是在民間。

作為比開物坊還更高級更保密的造物開物的部門。

在百姓口中已經是風頭無兩。

誰都知道現如今的大漢朝有一個秘密機構。

鐵龍麒麟駒。

以至於天子乘坐的天子座駕,都是這個機構造出來的。

劉偕繼續道:

“船體冶煉鍛造組裝,有之前鐵龍和麒麟駒的經驗,加上有這麼多造船工匠把關。”

“按照朕的圖紙去造,是不會出什麼大問題的。”

“關鍵在於,發動機!”

“和鐵龍還有麒麟駒一樣,朕要我大漢朝的鐵甲艦,無需人力,便能馳騁水上。”

說著,劉偕將自己改進和研究無數次的燃油發動機的圖紙拿了出來。

“這是朕最新研發的發動機,無需燒煤,隻需要點燃燃料……”

劉偕一步步地將燃油發動機的原理講給在場眾人。

說著,還拿出了一瓶所謂的燃油樣本。

這瓶子中的石油,就是之前在徐洲,關羽拿來燒虎豹騎的神火。

後來劉偕派人找到了這個油礦,開采出來了好幾大桶。

“發動機你們先組裝出來,不斷完善。”

“一年之內,務必要做出能用的發動機。”

第二日。

天剛亮,劉偕便從謝清的房中醒來。

吃過謝萍做的早飯。

便在郭嘉等人的陪同下,趕到了船廠選址的河灣。

這處河灣上,大型的鉸鏈吊機已經樹立了起來。

看上去很是宏偉。

每一個細節,都是按照劉偕的吩咐完成的。

此刻,船廠上陸續有鋼板運送過來。

而且在船廠角落,此刻一艘巨大的傳統運兵船正在建造。

鐵甲艦用來作戰便可,至於大規模輸送兵馬。

還得用便宜且有性價比的傳統木製運兵船。

“船體外殼大約多久能組裝出一艘?”

謝清道:

“我算過,兩千多個工人一月半,便可組裝出一艘大艦。”

“同時還能組裝一艘小船。”

“若是中艦,則需要一月時間。”

“接下來五個月,我的安排是先造兩艘大船,一艘中艦,四艘小船。”

劉偕點點頭:

“這個不用急,主要還要等重器坊的發動機製造出來。”

“鐵甲艦用風帆是帶不動的,要想跑快,就必須用發動機。”

謝清不懂什麼是發動機,她連郭嘉等人口中所說的鐵龍是個什麼東西也搞不明白。

一旁謝萍探了探腦袋。

對於劉偕這個自己的救命恩人。

她心裡還是很有好感。

“發動機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當真能如仙人術法一般,讓萬斤重的鐵船在江麵行走自如?”

劉偕嗬嗬一笑:

“你昨日不是見過朕的那輛專車了嗎?那輛車不就是自己動的?”

“之所以會動,靠的,就是這個所謂的發動機。”

謝萍這才點點頭:

“如果當真能造出鐵甲艦,我廬江郡的天子順民便可毫無忌憚地下江捕魚了。”

劉偕在船廠走了一遍,一個細節也不放過的檢查。

有問題立即命人整改。

“兩年之內,朕要一艘钜艦、五艘大艦、二十艘中艦、一百艘小船!”

“所以這鐵甲艦之事,現在就是整個淮南的重中之重。”

“夏侯惇,此處要加派兵馬,嚴加看管,任何一個閒人都不準進入。”

“所選之工匠要精挑細選的良家子弟,身份可靠最為重要。”

“一旦此處有失,我便治你的罪!”

接下來的日子,劉偕便整日忙起了開發淮南的事情。

因為劉偕發現,如今雖然經濟中心出現了南移的跡象。

但總的來說,經濟重心還是在北邊。

所以對於劉偕而言,淮南剛好可以作為一個南北經濟的發展樞紐。

就是在拿下江東之前。

淮南的經濟位置還是無可替代的。

雖然朝廷與江東敵對。

但江東的很多東西,還是需要從北方販運。

而且淮南這個地方,氣候比上北方,要舒適許多。

田畝也更加肥沃,產量較好。

手工製造業也很繁榮。

所以,劉偕打算在廬江郡,也搞一個經濟特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