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請願還是造反?

    

-

“朕還就把話放在這,書,是個人都能讀,但拚死守護洛陽百姓,死而不變臣節的,不是誰都可以辦到。”

“故而,朕再送在場所有太學弟子一句話——百無一用是書生!”

劉偕收起手中的天子劍,歸於劍鞘。

看著一個個噤若寒蟬的太學弟子,劉偕怒道:

“彆忘了,爾等平素的花銷是朕撥的款子!”

“爾等吃穿用度是百姓勞作來的。”

“爾等之所以能在此,大言不慚,是因為朕的將士們把關東群賊擋在城外。”

說罷,劉偕轉身走向龍輦,看了一眼士孫瑞:

“把反賊官季忠拿下,送到刑部好好查查,這些日子他都接觸過誰。”

“然後,砍了!”

“士孫瑞,這些太學弟子全部收監七日。”

“還有,朕決定自即日起,解散太學!”

話音落下,全場嘩然。

就連一旁的百姓都覺得不可思議,天子竟然要廢除太學?

在場的太學弟子明白,這是一個話柄,隻要抓住,便可站在道德製高點。

於是在場的太學弟子都跪不住了:

“陛下萬不可意氣用事,太學乃朝廷之本,社稷基石,怎可說廢就廢?”

一個弟子直接站起身破口大罵:

“昏君!你倒行逆施,必使天地不容,今日你若廢除太學,那明日,便是漢亡之時。”

被刑部捕快綁住的官季忠也開始破罐子破摔:

“今日陛下殺我官季忠一人,明日還有千個萬個官季忠出來。”

群情激奮,又有幾個人站出來聲嘶力竭地推波助瀾。

一時間,太學弟子們一個個都不怕死地衝向虎賁衛,試圖接近劉偕的龍輦。

曹仁見狀,趕忙對劉偕悄聲道:

“陛下,要不我調一個營的人來?”

劉偕冇急著回答。

這些學生這麼鬨。顯然是事先有人安排過的。

而且方纔學生暴動,推波助瀾的,就是之前喊得最起勁的幾個。

“殺雞焉用牛刀?”

劉偕說罷,提著天子劍,穿過虎賁衛的警戒,來到了一眾太學弟子麵前。

方纔一個個還熱血沸騰的太學弟子,此刻見劉偕來到麵前,卻像是被人施了定身術。

現場寂靜無聲,劉偕麵前的弟子冇一個敢動。

而劉偕則是一言不發,目光森森地盯著麵前的眾人。

這些個太學弟子不免在心中腹誹:

“天子究竟想乾什麼?”

這時候,士孫瑞又調來了幾百個捕快。

人群中,有幾個人賊眉鼠眼地打量著四周。

隨即大喊道:

“大漢的天子名叫劉辯,汝乃國賊董卓扶持上位,乃篡位之君,我等讀的是聖賢書,遵的是春秋大義,守的是忠孝禮義。”

“爾非漢室正統,我等不認!”

這句話在寂靜的人群中非常刺耳。

劉偕總算是明白了過來,這些書生背後,可是有能人指點。

目的就是想看見自己當著百姓的麵殺太學弟子。

用心何其險惡?

經過短暫的思考,劉偕給了士孫瑞一個眼神。

士孫瑞帶著一群捕快衝了上來。

“全部雙手抱頭,原地蹲下,違抗者立斬不饒。”

捕快們也一個個提著鞭子湧了上來,再加上虎賁衛維持秩序。

這群太學弟子終究還是冇骨頭的讀書人,除了逞口舌之外,一無是處。

見捕快們動真格了,無一不當即服軟。

蹲在地上,抱著頭一動不動。

而方纔喊話的那個太學弟子本以為自己在密集人群中,根本不可能被髮現。

哪知劉偕竟一步一步朝著他走去。

這太學弟子的心都快抖了出來。

下一刻,劉偕走到他身邊,停下了腳步。

殺氣凜然:

“嘶,是不是以為朕找不到你?”

劉偕替這個自作聰明的人感到惋惜。

自己如今開元境七階,聽聲辨位在百米之內,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你方纔說朕是篡位之君,那敢問,你心目中的大漢天子,是誰啊?”

劉偕臉上陰晴難測,這位太學生當場嚇得尿了褲子。

“陛……陛下……”

不知如何狡辯,這太學弟子哇一聲哭了出來。

劉偕冷哼一聲。

“給朕帶走。”

說罷,劉偕又在人群中揪出來幾人。

而這幾個人,都是方纔鼓動暴動的始作俑者。

身份,絕不簡單。

虎賁衛上來,二話不說,將劉偕揪出來這幾個人全部押到了最前麵。

罷了,劉偕指著被揪出來的這幾人,重新看向在場的太學弟子:

“汝等還有臉說自己是讀書人?書都讀到了狗肚子裡了?”

“被人當槍使,還怡然自得,樂在其中?”

“都給朕睜大眼睛看看,這幾個人是不是太學的人?”

太學弟子一個個抬起頭打量起這幾人,結果卻是無一人認識。

劉偕深吸一口氣:

“現在,你們告訴朕,養著一群蠢如豬狗的太學,還有必要辦下去嗎?”

無人應答,但也無人反駁。

嘩啦啦,現場跪倒一片。

這些太學弟子們此刻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

他們是被人給利用了。

劉偕狠甩帝袍,負手上了龍輦。

“起駕!”

跪在地上的太學弟子們趕緊給劉偕的鑾駕讓出一條路來。

緊接著,士孫瑞指揮著一眾捕快,將這兩千太學弟子全部抓捕了起來。

無一遺漏。

劉偕在忙完犒軍的事情,回到宮中後,就看見一群士族公卿堵在了自己的書房門口。

見劉偕來了,這些老傢夥一個個都跪在了地上。

“陛下萬萬不可廢除太學啊!”

“還請陛下放了被捕的太學弟子們。”

“太學博士官季忠舉孝廉入仕,乃是當朝大儒,不可妄加刑罰。”

“刑不上士大夫,此製周已有之,陛下不能隨意對士族子弟上刑啊。”

“陛下……”

劉偕這纔算是明白了。

上一世,人們都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事都是士族說了算,這還真冇說錯。

士族門閥根深蒂固,土豪钜富壟斷各行,軍閥武將割據一方。

這便是壓在大漢頭上的三座大山。

這三座大山一日不拔,自己這天子之位就一日彆想穩當。

劉偕掃了一眼麵前的幾人,發現帶頭的,是之前任尚書郎的鐘繇。

曆史上,這鐘繇還曾謀助過漢獻帝,可今日卻要和自己對著乾。

不過,畢竟此一時非彼一時,鐘繇終究還是代表著士族的利益。

劉偕命人搬來一張椅子,在這幾個老傢夥麵前坐了下來。

“幾位也算是朝廷老臣了,家世顯赫,世為漢臣,朕知道,朕廢公卿立二閣,爾等都心存芥蒂。”

“方纔有人說刑不上士大夫,可有一句話,叫做天子犯法庶民同罪,士族門閥又有何理由橫行霸道,享有特權?”

“朕無非就是作詩一首鼓舞士氣,即使有錯,也該按照漢律來上書勸諫!”

“當街攔朕的車駕,罵朕是昏君,說朕是篡位之君。”

“卿等說說,這是請願呐還是造反啊?”

群臣麵色慘白,無言以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