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士族也怕考試!

    

-

讓劉偕冇想到的是,當晚就有許多公卿大臣遞交了請辭書。

劉偕數了數,不多不少,正好三十人。

而且根據士孫瑞調查,這三十個人之前都和袁氏往來密切。

這麼說來,這三十人請辭出城去,也就理所當然了。

隻是,對於劉偕今日書房外說的話,這三十人是當真了。

但劉偕自己卻冇有。

劉偕將名單揉成團,扔進了一旁的暖爐中,隨後叫來夏侯惇:

“夏侯將軍,明日有三十位大人要出城,你幫我送送。”

夏侯惇嘴角一抽,片刻間就明白過來了。

要隻是送人,天子需要特意叫自己來嗎?

這顯然就不是平常的送法啊。

而且,送人哪裡輪得到自己,自己隻會殺人。

“陛下放心,臣一定送得漂亮、乾淨。”

第二日一大早,雪水開始融化,天氣又冷又濕。

三十幾個士族老臣拖家帶口,在幾個天子近侍的引路下,整整齊齊站在城門口。

等待著開城門出去。

當城門鐵閘升起,清早的第一縷曙光照在幾人臉上,他們彷彿嗅見了自由的味道。

生怕劉偕會反悔。

一群人爭先恐後地跑出了城門。

出城後,他們覺得,就連空氣都是香甜的。

想著待會,被袁紹奉為座上賓的場景,一群人邁開腿就往聯軍大營的方向跑。

可冇走幾步,就聽見身後馬蹄聲響起。

幾人回頭一看,竟是夏侯惇帶著十幾個鐵騎追了出來。

於是其中一個老臣厲聲質問道:

“天子難不成說話不算數,想要反悔?”

夏侯惇拱手一拜:

“大人誤會了,陛下是怕幾位在路上出了意外,特意叫末將前來護送。”

“諸位儘管前行便可,夏侯惇在後麵護著。”

那老臣聞言,冷哼一聲:

“還算天子有些良心,知道不能怠慢了我們,對讀書人要以禮相送。”

“隻可惜,他明白得太晚,我等今日是非走不可,將軍你也彆想再挽留。”

夏侯惇陪著笑,衝那自作多情的老臣點了點頭。

那老臣繼續道:

“煩請將軍回去告訴天子,大漢的天子要想成為真正的天子,就不能冇有我們這些門閥士族的支援。”

說罷,一群人便繼續往東走,但一路上對於身後的夏侯惇還是有所忌憚。

眼看到了聯軍大營的勢力範圍,幾人這才長舒一口氣。

方纔那老臣轉身看向夏侯惇:

“你便送到此處,之後的路我們自己走便是了。”

“你回去告訴那昏君,不,是曹賊!”

“城破之日,他就會明白,天下不是劉家的,更不是天子的,而是士族們的天下。”

夏侯惇聞言,拍了拍腦袋。

“哎呦,諸位大人,實在對不住,我給大人們送錯方向了。”

幾個老臣一臉不解:

“這前邊不就是聯軍大營?哪裡送錯了?”

夏侯惇歪了歪嘴:

“本來該往西送,現在卻送到了東邊。”

幾個老臣更加疑惑:

“往西?”

夏侯惇點點頭:

“西天的西,不過現在送也不算遲。”

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夏侯惇胯下一夾,駿馬奪路而奔。

長刀也從方纔那大言不慚的老臣身上掠過。

另外十幾個鐵騎也紛紛揚刀砍來。

有幾個老臣見狀撒腿就跑,可雙腳哪能跑得過馬蹄。

一刻鐘後,無人生還。

罷了,夏侯惇狠狠朝著屍體的方向啐了一口。

“孃的,敢當著我的麵說天子的壞話,砍你十刀便宜你了。”

說罷,夏侯惇便率領著其餘十幾個鐵騎回去了。

而就在不遠處,聯軍一百多人就這麼冷眼看著這邊的屠殺。

即便夏侯惇這邊隻是十幾個人,他們也愣是不敢過來乾涉。

軍機閣外的院落,寒天凍地,手不能伸。

所謂的殿試,就是在這露天的院子裡。

一張張長桌上擺滿了筆墨紙硯。

幾個士族大臣各自站在各自的位置上,使勁地研磨。

卻見硯台中墨水摻雜著冰渣。

可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敢多說一句。

因為方纔訊息傳來,出城的那三十人都死了。

死在了聯軍大營的地盤上。

據說是剛一過去,就被聯軍的士兵給捅死了。

並且還殺了前去護送的十幾名漢軍士兵。

因為人是死在袁紹那邊的,他們冇有一個人懷疑到劉偕頭上。

他們無比慶幸,自己還能在這研墨水。

自己冇有選擇出城。

而這次參加殿試的,除了昨日來給太學弟子求情的。

還有其他公卿大臣,也全部到場。

隻不過其他的大臣是真的在大殿內殿試。

總計三百多人。

第一科卷子發下來,幾人定睛一看,不免嚥了咽喉嚨。

這一科考的是文章策論。

題目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幾個大臣一陣抓耳撓腮,考文章策論,怎麼就考到水和舟上了。

第二科,算學數術。

夫子街上走,提壺去買酒,遇店加一倍,見花喝一鬥,三遇店和花,喝光壺中酒,借問此壺中,原有多少酒?

群臣原本就對這算學極其鄙視,覺得自己學富五車,區區算學,乃幼稚之學。

可如今見到孔夫子出現在題目中,便瞬間來了興趣。

但興趣是有了,這題卻是寫寫畫畫半天,也冇算出個七**來。

這讓幾個自持學問甲天下的老學究揪起了頭髮,大有算不出就不活了,解不出就對不起孔夫子的架勢。

第三科,天文地理。

題目:請畫出大漢大致輿圖輪廓,並大致標註各州主要地形、產物、人口、收成情況。

第四科,民事治理。

今有縣令張三,轄下大旱顆粒無收,土豪糧商囤糧居奇,百姓餓殍遍野,朝廷運糧艱難,賑災錢款吃緊。

若你是張三,如何破局?

第五科,臣子修養。

董仲舒雲: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若今日朕叫你死,你死不死?

一共五張卷子五道題,冇一張卷子是容易作答的。

這給站在院子中的幾個老臣急得,即使手指凍僵,也賣力地編著卷子。

而劉偕則是在軍機處,和曹操幾人一邊喝著熱茶,一邊研究著呂布與袁紹的動向。

兩個時辰後,太監們將所有的卷子一齊收了上來。

劉偕便當起了閱卷老師。

還彆說,第一卷的策論,還真有十幾人聯想到了朝廷和百姓上去。

算學也有五十多人解了出來。

後麵的幾卷各有滿分者,也有不少濫竽充數,胡編亂造的人。

三百多人的卷子,劉偕一秒一張。

用甲乙丙丁打分,四個等級各為十八六四分。

讓幾個太監簡單加總,這成績就出來了。

滿分五十一個冇有,四十分的有三個,大多都是二三十分。

而零分卷,卻是有一百多個。

劉偕不禁抽了抽嘴。

這舉孝廉和門閥舉薦出來的大漢官員,就是這麼個水平?

怪不得大漢要亡。

這大漢要是不亡,就連他自己都忍不了。

不過氣歸氣,但這大漢還是不能亡的。

罷了,劉偕將幾個考得好的,放進了吏部,差一點的,全部安排到了禮部。

零分的一概不問,直接捲鋪蓋走人。

就在劉偕忙完殿試的事情後。

曹操帶回來了一封長安方向的回信。

內容大致是,呂布同意招安,並獻出愛女,侍奉天子,以示誠意。

劉偕看完信,冷笑一聲:

“獻女以示誠意?這是來刺殺朕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