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招攬趙雲!

    

-

說著,宋典笑著從懷中拿出了一張漢報:

“娘娘請看,這便是漢報。”

“每一期漢報印製出來都優先送至軍中,末將乃虎賁衛總將,故而有最新一期的漢報。”

呂玲綺好奇地接過宋典遞來的漢報,隻看了一眼,就震驚了。

頭條:大將軍曹孟德舌戰群儒,逼迫聯軍納糧二十萬石!

再往下看。

要聞:洛陽八十萬軍民同仇敵愾,關東群賊軍心渙散。

震驚:大漢錢莊集資九千萬,富商錢斐分紅千萬談心得。

喜報:開物坊研製新式曲轅犁,開墾耕地更省力。

軍報:大漢虎豹騎火熱募兵中,擅騎射者可到北營應征。

……

呂玲綺看完這新一期的漢報,隻感到頭皮發麻。

“辦這漢報,是天子的主意?”

宋典點點頭:

“那是自然,而今天子聰慧非凡,比之高祖有過之而無不及。”

“漢報、開物坊、大漢錢莊,都是陛下主持開設的。”

“對了,還有朝廷二閣,軍機閣和政事閣互相製衡,也都是陛下的主意。”

“現如今,不僅漢軍上下對天子死忠效命,就連這洛陽百姓,也冇一個人會說天子不好,朝廷不好。”

此刻,呂玲綺終於明白劉偕讓自己來洛陽街頭逛一逛的良苦用心了。

而這,恐怕也是天子給自己的最後一次機會。

她淡淡地點了點頭。

“從將軍說話的語氣中,我能聽得出來你對天子的愛戴。”

聞言宋典嘿嘿一笑:

“末將冇讀過書更不識字,也不懂那些王侯將相天天掛在嘴邊的道理。”

“但我知道,大漢不會亡!”

說著,宋典目光堅定地朝著皇宮拱手一拜:

“如今亂世天道不仁,百姓輕賤,死不足惜,唯獨當今天子把百姓當人看。”

“關東群賊口口聲聲的為天下黎民,我看不見,而天子昨日為體察民情,與流民共餐,我宋典看見了。”

這下,呂玲綺已經徹底拋棄了之前對於劉偕的誤會。

相反,就是這麼隨便地在洛陽轉了一圈,再加之聽了宋典的講述。

她已經開始好奇,天子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纔能有如此雄才偉略?

“那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莫須有的事情?”

聽到呂玲綺發問,宋典哭笑不得道:

“大將軍曹孟德對朝廷忠心耿耿,怎會挾持天子?”

“這不過是關東群賊為自己造反安了個名目罷了。”

呂玲綺聽罷才明白,自己稀裡糊塗趕到洛陽,前來行刺一個賢德的天子。

這是一件多麼可笑又徒勞的事情。

自己差點釀成大錯。

而此刻的劉偕,並不知道呂玲綺的心境發生瞭如此轉變。

在士孫瑞的陪同下,劉偕來到了刑部的大獄,探望關押在這裡的趙雲。

這也是劉偕第一次用天子的身份和趙雲見麵。

鎖鏈的稀碎聲將趙雲從渾渾噩噩的睡眠中吵醒。

見到身穿帝袍的劉偕走進來,趙雲扯了扯鎖在身上的鐵鏈。

“假麵潘鳳那個無恥小人何在?”

“他若是有膽量,就光明正大與我……”

劉偕麵無表情地走到趙雲麵前,打斷道:

“趙將軍既為統兵之人,兵不厭詐的道理總該是要明白的。”

趙雲一時無言以對。

士孫瑞給劉偕搬來一把椅子,劉偕便頗具氣勢地在趙雲麵前坐下。

“趙將軍不用再記恨潘將軍了,設下機關捉你,是朕的安排。”

趙雲震驚。

“為何?”

劉偕冷笑一聲:

“那日在關城之上,趙將軍之神勇,朕全看在眼裡。”

“這般周折,一來是朕動了惜才之心,二來則是為了麾下漢卒少些傷亡。”

趙雲聽出劉偕想要招攬他的意思,不免厲聲道:

“陛下甘做一個傀儡天子,日日被那曹賊驅使,事事皆然做不得主。”

“捨棄了大漢蒼生,捨棄了漢室基業。”

“如今卻要我趙雲投降,豈不是笑話?”

劉偕無視趙雲的譏諷,目光淩厲地質問道:

“為什麼造反?”

趙雲被問得有些不知所措。

“什……什麼造反?”

劉偕橫眉冷對,怒道:

“朕問你,為何造反?”

趙雲方纔天不怕地不怕的氣場瞬間被劉偕給壓了下去。

就當他尚且疑惑時,劉偕繼續道:

“朝廷之事,大大小小都是朕說了算。”

“曹孟德更是有從龍之功的忠臣,何來曹操挾天子一說?”

“你真假不辨,輕信了關東群賊造反的托辭,也跟著一同禍亂天下。”

“趙雲,朕不殺你,是因為惜才!”

說到此處,劉偕冷哼一聲:

“若論反跡,那日城頭之上你殺朝廷兵將無數。”

“朕今日即便千刀萬剮了你,也絲毫不為過。”

趙雲瞬間冇了氣勢。

低著頭,沉默不語。

“朕給你最後一次機會,降還是不降?”

聽到劉偕的逼問,趙雲目光暗淡地抬起頭來。

“我黑白不分悖逆忠義,誤信謊言反叛朝廷,的確罪不可恕。”

“但……”

“此前,北平太守公孫瓚待雲義重如山,雲立誓效命於他,堂堂大丈夫,焉能背義。”

說著,趙雲眼神堅定道:

“還請陛下賜雲一死,以謝萬罪。”

聽著趙雲這般回答,劉偕心裡卻也對趙雲的品行加以肯定。

對於趙雲的喜歡也愈加強烈。

如果趙雲當即答應歸降,劉偕倒有可能直接殺了他。

不過,這等忠義猛將此刻落到自己手上。

豈有不用之理?

劉偕用蔑視的眼神看著趙雲:

“公孫瓚確乃一豪傑,才思敏捷善用兵馬,但同樣也是個剛愎自用睚眥必報之人。”

“可無論如何,夥同其他諸侯洶洶來犯,興風作浪致使天下大亂,乃奸雄也!”

“汝忠於這等奸雄,甘願做其爪牙,不過是愚忠罷了。”

趙雲聽著劉偕的斥責,才意識到自己聽了傳言說公孫瓚仁義賢德,便急匆匆前去投靠。

實在有些操之過急。

劉偕繼續道:

“朕查過你。”

“常山百姓苦於亂世,這才推舉你站出來,率領義從投靠明主,以解百姓倒懸之危。”

“常山父老對你是翹首以盼,希望你趙子龍能在亂世之中追隨明主,有所建樹。”

“難道,你就甘心這麼窩囊地死在暗獄之中?”

劉偕大有一副怒其不爭,恨其自棄的樣子。

聞言,趙雲瞳孔緊縮。

前些時日,拜彆常山父老的場景曆曆在目。

“朕還要讓你明白一件事。”

“那就是無論此戰聯軍勝與負,諸侯回到關東的第一件事,便是為了癡心妄想的皇圖霸業爭個你死我活。”

“到那時,常山郡的百姓必然難逃戰火波及。”

“你趙子龍肩負鄉鄰所望,難道甘心就看見常山郡生靈塗炭,遍地廢墟?”

說著劉偕一頓,望瞭望監牢窗外:

“常山百姓如此,洛陽百姓更如此!”

聽著劉偕一句句震耳發聵的話,趙雲沉默了。

他知道,天子說這些話,目的是出於想招攬自己。

但同時他也明白,天子這些話冇一句是虛言。

各地割據的諸侯,隻會給天下帶來戰亂。

能讓百姓過上安定日子的,隻有大一統的大漢。

到這時候。

劉偕也覺得自己已經說得夠多了。

如果這趙雲要是還轉不過彎,那就是再渾身是膽,招攬過來也意義不大了。

“朕言儘於此!”

“趙將軍歸降與否,現在可以給朕一個答覆了。”

趙雲深吸一口氣,沉默了足足十幾息,做了許久思想鬥爭。

最終,撲通一聲,跪在劉偕麵前:

“罪臣趙雲,祖上世食漢祿,若不思報國,與禽獸何異?懇請陛下,給罪臣一次將功抵過的機會!”

說罷,趙雲便對著劉偕行了叩拜大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