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三攻洛陽!

    

-

袁紹聽完兩位謀臣的分析,當下看向在座的其他諸侯。

“聯盟自關東舉起義旗,時至今日,紹與諸位同甘共苦一路艱辛。”

“而今天子年幼智昏,羸弱無能難堪社稷重任!又乃國賊董卓扶持登基,實非正統!”

“自繼大統以來,便棄天下不顧,對曹賊唯命是從,親近奸臣小人。”

“肆意妄為大改官製,廢除公卿,還大肆捕殺士族大儒,更乃無道昏君。”

“這般動盪時局,為了漢室中興,為了安定庶民。”

“不知諸位明日,願與我袁紹再攻洛陽否?”

在座諸侯紛紛捧酒起身:

“徐州陶謙、兗州劉岱、北平公孫瓚、東郡喬瑁、冀州韓馥……”

“願隨盟主,再戰曹賊。”

袁紹與諸侯將杯中烈酒一飲而儘。

隨後便各自歸營,點將整軍,準備起第二日的大戰。

劉偕這邊,自然是早就料到袁紹會有所動作。

故而早早將手下部將大臣悉數召集到了軍機閣。

“如朕所料不錯,聯軍明日便會舉兵來攻。”

“諸位有何良策,大可抒發己見。”

身為大將軍的曹操率先道:

“臣以為此前兩戰,傷亡多源自敵人的攻城器械,還有攻上城頭的先登死士。”

“於是在這之後,除了重新修繕了受損的城牆城樓。”

“臣又多添了二十輛投石車,用於壓製敵人的攻城器械。”

“其次,在乾字軍和坤字軍在城頭作戰之際。”

“巽字軍提前埋伏在城頭,以備敵人攻上城頭時進行反擊。”

劉偕對曹操關於城防的改進很是滿意。

但此一時非彼一時。

“孟德公,敵人這次來攻,目的是什麼?”

劉偕問曹操。

曹操稍稍遲疑,分析道:

“要向呂布證明聯軍的勝算?”

劉偕點點頭,輕輕一笑:

“可以說得再直白一些!”

曹操沉吟片刻,道:

“做樣子給呂布看!”

曹操像是明白了劉偕的用意:

“所以,聯軍下一戰就冇想著破城?”

劉偕滿意地笑了笑。

“他們要是能破城早就破了,何必等到今日。”

“這一場仗,關東諸侯就是打給呂布做樣子的,如此才能和呂布聯手攻取洛陽。”

說著,劉偕淡然一笑:

“既然他們不想破城,那我們也就不必死守。”

“我們真正要做的,就是讓聯軍做不成樣子。”

說著,劉偕看向了虎賁衛總將宋典:

“宋將軍,此仗首戰,朕要用你虎賁衛。”

“一旦敵人開始集結攻城,不等他們過來,虎賁衛直接給朕殺過去,挫敵銳氣。”

“但切記,隻是襲擾,不要戀戰。”

宋典拱手一拜:

“末將領命!”

而後劉偕看向一旁的曹洪:

“曹洪將軍,明日一戰,主力就是你手下的一萬巽字軍。”

“朕要你在敵軍攻城最焦灼的時候,冒險殺出,與敵死戰。”

說著,劉偕屏氣凝神道:

“你率軍出城後,為保險起見,朕會下令關上城門。”

“你和你的將士們隻能死戰,死戰一個時辰,朕會遣乾字軍和虎賁衛前來馳援。”

“這一時辰,隻要你頂住敵人的攻勢,朕就能給關東諸侯致命一擊。”

曹洪剛想接令,卻被劉偕按住雙手。

“彆急著接軍令,你要想清楚,朕要你死戰,不光你手下的兵將,就連你,也隨時都有殞命之可能。”

“朕要你率兵與敵在城下混戰一個時辰,這一個時辰至關重要。”

“你若辦不到,朕會另選他人。”

曹洪連忙拍著胸脯道:

“陛下放心,不到一個時辰,末將絕不會後退一步。”

劉偕點點頭,囑咐道:

“你放心,城頭的弓弩手,還有投石車都會協助你。”

“你出城後要分散兵力,打運動戰,不可集中大軍,固於一處鏖戰。”

“若不然,一旦敵軍援軍包圍,必然兵敗。”

曹洪點點頭:

“謹遵陛下囑托。”

罷了,劉偕看向坐在軍機閣最末端的趙雲。

“趙將軍,昨日朕讓你去送呂貴人,呂布營盤佈防可曾細看記下?”

趙雲聽到天子喚自己的名字,當即起身一拜:

“回陛下,過目不忘!”

劉偕對趙雲的回答,很是高興。

“既然呂布猶豫不決,明日,朕就幫呂布做做決定。”

“趙雲聽令!”

“今夜你率一營兵馬,偷出城埋伏起來。”

“明日袁紹一旦動兵攻城,你便率三百鐵騎,直撲呂布大營。”

“偷襲之後,火速回城!”

“不為殲敵,隻為震懾呂布。”

劉偕此令一出,震驚四座。

荀彧和荀攸二人本來還在為劉偕方纔的排兵佈陣而感到驚詫。

此刻聽到天子一邊在與袁紹交戰的情況下。

一邊還要讓趙雲隻帶一營三百兵馬,前去偷呂布的營寨。

實乃非常人之敢想。

目的明確,手段高明,策策皆為上乘。

二荀佩服之至。

軍機閣議事結束,趙雲便回營點齊了兵馬。

自他來到乾字軍,夏侯惇知道趙雲是天子看中的少年將軍。

於是便將乾字軍最精銳的一個營交給了他帶。

就在趙雲準備出城時。

宋典及時趕到,攔下趙雲,給了他三百套和虎賁衛一樣的甲冑兵器。

……

第二日天還未亮時,洛陽城頭的漢軍就被聯軍大營方向震天的鼓聲給吵醒了。

曹操見狀,也讓手下將城頭的百麵大鼓擂得撼天動地。

聯軍大營前,袁紹身著盔甲,跨馬而立。

這一戰,他打算親自上陣。

其他諸侯也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

紛紛跟著袁紹身著滿甲,跨馬跟隨。

黎明到來,大軍集結完畢。

袁紹在軍前拔出寶劍,呐喊道:

“漢室不幸,天子無德,皇綱失統,黎民蒙難。”

“賊臣曹操,竊據神都,挾持天子,以令諸侯。”

“今我袁紹,敬告皇天,請鑒後土,願領聯軍十萬,斬關入內,攻破京都,冊立明君,誅殺賊臣。”

“一掃朝廷,安定天下!”

說著,袁紹挽起身後的大紅披掛,擦拭劍鋒。

隨即劍指洛陽:

“我命,聯軍十萬甲士,兵發洛陽,隻可進,不可退。”

“殺!”

在袁紹的呐喊下,大軍躁動,殺聲彌天蓋地。

攻城器械與先登步卒叫嚷著,衝向了洛陽。

洛陽城頭,大風呼嘯。

曹操看著對麵殺將過來,而且士氣明顯雄壯於前兩次的聯軍。

不免為這等場麵而麵色凝重起來。

“起風了。”

年輕的曹操得到賞識,雄心烈烈,意氣風發。

但責任越大,壓力越大。

劉諧如振聾發聵般喝道:

“狂風愈猛,漢旗愈烈。”

“孟德公,此戰就是決戰!”

聽到天子的聲音,曹操如夢初醒,開始指揮起戰鬥。

一時間,城牆之上傳令兵縱馬疾馳,城頭的木塔上一麵麵令旗急急揮舞。

哐啷。

城門口的鐵閘升起,城頭的角聲急促起來。

補滿三千兵員的虎賁衛在宋典的帶領下,朝著敵人發起了衝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