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零小說
  2. 真實之感
  3. 第1章 序言
蕭子軒 作品

第1章 序言

    

論現實和夢的基本區彆,你在現實中會出現許多變卦,並且遇上變卦也很難有計可施。

現實。

一個令人著迷,又令人討厭的東西,在現實中,你永遠不要期待會發生的事,因為它不一定會向著你,即使你運氣好,也很樂觀。

夢,一個令人著迷,一個令人嚮往的神秘物體。

對於夢,很多人都不知道夢這一東西的危害性。

長期沉迷於夢境,會導致身體機能下降,對任何事情提不起興趣。

連對曾經喜歡的東西都難提起。

兩者都具有一定的真實性,現實是首接反應你對外界,對其他事物的真實感受,而夢是反應你對虛假的,對不真實的判斷。

當你認為這不真實時,你會處於兩難的境地,也就是所謂的困於現實與夢的夾層中。

既不屬於夢,又不屬於現實。

當然,不一定會完全受困於其中,能力強的,能打破真實性對你的束縛,成功到達真正的現實。

而能力弱的,隻能受困於夾縫中,要麼等著老去,要麼接受夢的邀請。

難道能力弱的就隻能如此嗎?

不,絕不完全如此。

現實和夢實質上就是一種感覺,當你覺得真實更多時,它就是現實,當你覺得真實不多甚至更少時,那它就極有可能是夢境。

辨彆現實與夢很簡單,現實是以一種邏輯性運行,而夢隻是圍繞著做夢者的思維運行,並不存在普遍真理,類似於自己的想法控製。

現實是很殘酷的,夢境很美好,當你感受不到其中任何一種感覺時,就到了第一階段——探求。

探求,顧名思義,對世間真理的探索,對世間邏輯的研究,都處於這一階段,不論是什麼目的,當到達這一階段最後時,思考的東西也纔是對世界真理的冰山一角,世間仍有許多東西等待我們的探索。

當你完美度過探求這一時期時,就到了第二個階段——實驗。

實驗與我們所做的實驗並不相同。

這種實驗多傾向於對自身的探索。

不需要任何變量,任何疑問。

隻需要足夠的時間,認認真真的觀察和思考自身所存在的意義。

當領悟到真正的意義時,就成功了0.1%。

度過前兩個階段,就到了需要很長時間的完全過渡期——隱性。

隱性是一種方法,越早開始這一時期,就能越早度過這一時期。

這一階段冇有什麼需要做的,隻需要等待,等待著它的結束。

這一階段結束後就完成了95%的路程了。

說了這麼久,那最後的階段是什麼。

我也不知道。

因為很多人不是停止於第三階段,就是連第一階段都冇有踏入。

人類史上冇有人成功完美抵達第三階段之後,最強的,也纔到第三階段前期一部分。

大部分還冇到第二階段,畢竟誰冇事閒著思考有的冇的。

隻有非常閒,閒的無聊到要睡過去的人,纔會如此。

不論是什麼,我們對於世間的思考仍在繼續,我們會成長,我們會思考,我們甚至會記錄。

但我們的能力有限,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勉強去做了。

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煩。